可行研究报告评估,简称“可研报告评估”,一般采取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建设的项目,有关投资主管部门在决策之前委托符合要求的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咨询评估。企业投资项目在决策之前,根据决策需要,自主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咨询评估。工程咨询机构应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或有针对性的评估。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办公业务用房项目、政法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和其他相关项目,在评估论证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设规范标准执行。应在规划控制指标范围内尽量优化设计方案。
一、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评估
简要介绍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对项目单位承担建设项目的实力、能力进行评估。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评估
从项目建设背景、项目与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准入条件等的相符性,以及市场需要、技术进步、企业发展或社会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三、产品(服务)市场评估
对项目所产出的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或服务)的国内外市场总体供需情况、进出口情况、消费结构、产品质量要求、产品价格走势以及产品的目标市场,产品音争力、市场风险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的产品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给出评估意见。对主要的原材料和燃料及动力应分析供需平衡、供应渠道和价格走势,对供应方式和价格的合理性给出评估意见。
四、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评估
综合市场需求、技术条件、资源条件、建厂条件、业主实力等,分析评价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如果有调整,需要明确调整内容和调整后的效果。
五、技术和设备方案评估
从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和关键设备先进性、可靠性、成熟性、适用性、安全性、是否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等角度进行评估。
对于工业生产项目,技术方案评估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的重要内容,可通过同类技术比选、同类技术应用实例分析等方法,对关键技术性能指标、物料消耗水平、燃料及动力消耗水平、废弃物产生和排放水平等进行评估。对于关键设备的性能参数、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制造周期、运输和安装条件、国产化水平等进行分析评估。对于进口设备,应对其引进的理由、范围、方式和参考价格、供货商情况、风险因素等进行评估。
六、资源条件和原材料供应评估
对于资源加工类项目。资源保障和供应条件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应评估项目所采用的资源是否落实,资源品质和可供资源量是否满足项目需求,原料运输是否通畅便捷。
七、建厂条件和场(厂)址选择评估
建设条件包括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交通条件、公用工程配套条件、用地条件、生态与环境条件等。
对于工业生产项目,应重点评估项目厂址选择是否满足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要求,是否具备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气象条件、防洪防涝条件等,是否具备工厂建设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行输条件和水电供应条件等,是否满足水源保护、文物保护、军事保护、避让周边环境敏感点等相关要求。
对于输油气管道、输电和通信线路等长输管线的路由选择、机场的选址、铁路、道路、大型水利枢纽(水库)等选址(线),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填埋场等特殊项目,应评估其是否严格遵守了行业规范和相关要求。
如果涉及人口动迁和拆迁补偿的,需要评估动迁人口的数量、态度、补偿标准等,分析对项目的影响。大型项目的厂址、路由、线路选择,还要从维护公众利益角度进行分析。
八、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以及服务设施方案评估
对于工业生产项目,应重点评估其总图布局、物料运输、建筑、结构、给排水、供电、电信、供热、维修、服务等配套工程的方案合理性、可行性,评估其能否配合主体工程,形成完整的生产运行体系。
对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对原有企业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配套情况供需总体平衡情况、富裕能力以及能为本项目提供的数量情况进行评估。
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项目,要分析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能力。为项目提供的服务和供应量、供应条件、价格等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服务设施,要评估其配套必要性,评估技术方案的合理、可行、适用性。
九、厂外工程评估
对于工业生产项目,应对其工厂界区外配套的码头、铁路、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外管线、渣场等进行评估,分析其规模、技术方案、运行情况、费用、使用条件等,评估是否满足项目需要。
十、节能和节水评估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节能节水方案、能量和水资源梯度利用、能量和水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关键措施、节能节水效果等进行评估。对干有明确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等标准要求的,应与相应标准进行对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十一、环境保护评估
环境保护评估是可行研究报告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执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准确、合理,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核算是否准确,项目所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处理设施是否得当,环保投资是否合理,最终外排污染物去向和数量是否能被环境所接纳等,给出评估意见和建议。
十二、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评估
对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等级、管制措施等进行评估。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的职业卫生和消防相关标准规范、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等消防措施进行评估,说明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要求并符合相关规范。
十三、项目组织与管理评估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设置、生产班制及人力资源配置、人员培训与安置、项目招标方式、项目实施进度与计划等进行评估,说明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要求。
十四、投资估算评估
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定的投资估算范围是否完整,采用的投资估算方法、取费参数与依据是否正确、充分,估算的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是否齐全并计算合理。分析其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必要时提出调整或修订意见和建议。
十五、资金筹措评估
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融资方案是否符合实际,项目权益资金是否满足国家对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资本金比例要求,债务资金是否来源可靠并满足需要,融资成本是否合理。要做到权益资金来源可靠,债务资金来源应有债权人的承诺。对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融资风险进行必要的分析,给出评估意见和建议。
十六、财务分析评估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的项目财务效益和费用预测进行评估,考察和分析采用的参数与数据是否合理、得当,分析方法是否正确,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等指标计算是否准确,再次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鉴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影响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关键参数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可进行多情景项目财务分析和评价。
对于改扩建项目采取“有无对比”方法进行的财务分析评估,要分析核算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项目范围是否合理,“有项目”和“无项目”的对比测算及得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否准确、结论和数据是否可信等,给出评估意见和建议。
对于外商投资项目,要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的适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及价格政策是否合理、得当,评估利润分配是否符合投资方规定和要求等。
对于境外投资项目,要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的适用法律法规、会计准则(政策)、外汇政策及汇率水平、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外商投资政策等是否合理、得当,注意成本的计算、利润的分配规定和要求等。对于资本运作类项目,要结合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评估。
十七、风险分析评估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总结的项目风险分析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对项目整体风险提出意见和建议。
十八、评估结论与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给出明确的结论性评估意见,对项目是否可行给出明确判断。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存在问题及评估讨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明确提出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提出项目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满足的实施条件。